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校政治学科委员会,1958年设立沈阳机电学院马列教研室,1987年成立社会科学部,1993年成立经法系,1999年成立文法学院。2008年独立建制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4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辽宁省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4个二级学科。学院设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等8个教学基层组织。学院建有“四个自信”研究中心,下设“四个自信”虚拟实践教学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分为新时代展厅、四个自信展厅和多功能报告厅,2022年建成使用,为学生提供综合化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推进工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等领域的研究,成立校级研究平台东北工业文化研究院。
学院现有思政课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硕士生导师47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2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5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人、委员1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2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1人、辽宁省文化名师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2人。
学院秉承“笃学 明理 厚德 砺行”的院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坚持改革创新与特色发展并举,取得累累硕果。近年来,学院获批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2个,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7门、辽宁省精品课2门、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辽宁省示范观摩课1门。获得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一等奖7人。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50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部》《自然辩证法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党建》等报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6项。1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批示。一批毕业生考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就职于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优质单位,社会反响良好。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学院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行业特色”、聚焦“思政课程”、助力“课程思政”,提振“大思政课”育人效能,切实推进学院内涵式特色型高质量发展,努力建好建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