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网络媒体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统计表(2014-2024年) |
序号 | 论文标题 | 教师姓名 | 作者类型 | 发表期刊 | 发表年份及卷(期)数 | 期刊收录情况 |
1 | 论智慧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契合 | 曹延汹 | 高校教师 | 教育探索 | 2017.2 |
|
2 |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基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视角 | 李函书 | 独立作者 | 新教育时代 | 2021(13) | 其他 |
3 | 知行合一观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 李井琦 | 独立作者 | 《高校辅导员学刊》 | 2019年04期 | 中国人文社科AMI核心期刊 |
4 | 改革开放40年文化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李井琦 | 第二作者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 | 2020年01期 | 会议论文 |
5 | 善于“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依据 | 李井琦 | 独立作者 | 《卷宗》 | 2023年07期 | 其他 |
6 | 党性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辩证关系浅析 | 石宗鑫 | 第一作者 | 新西部 | 2015.17期 |
|
7 | 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 徐晶 | 独立完成 | 《教育与职业》 | 2014年6月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8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 | 徐晶 | 第一作者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 2017年5月 | 本科学报 |
9 | 迈向“算法学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算法塑造风险及其化解 | 贾德辉 | 第一作者 | 湖北社会科学 | 2023年第8期 | CSSCI扩展版 |
10 | 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影响探究 | 翟波 | 第一作者 | 《才智》 | 2015,03 | 省级普刊 |
11 | 课堂历史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 | 翟波 | 第二作者 | 《教育实践》 | 2016,22 | 省级普刊 |
12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的思考 | 丁春福 | 第一作者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6年5期 | CSSCI扩展板 |
13 | 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误区与路径 | 李晗 | 第一作者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22(20) | CSSCI(拓展版) |
14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提升探析 | 李晗 | 第一作者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5) | 本科学报 |
15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困境与策略探析 | 李晗 | 第一作者 | 《社科纵横》 | 2019(7) | 其他 |
16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 李晗 | 第一作者 | 《科教导刊》 | 2016第二期 | 其他 |
17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困境及路径探索 | 李晗 | 第一作者 |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3(34) | 其他 |
18 | 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 柳叶 | 第一作者 | 大学 | 2023.05 | 其他 |
19 | 创新发展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发展 | 柳叶 | 独立作者 | 教育现代化 | 2019.05 | 其他 |
20 | 移动慕课: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新路径 | 柳叶 | 第一作者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2017.03 | 其他 |
21 | 高校思政课在党的执政效率提升中的作用 | 柳叶 | 第一作者 | 新教育时代 | 2017.07 | 其他 |
22 | 浅析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基于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观点的思考 | 柳叶 | 第一作者 | 新教育时代 | 2015.07 | 其他 |
23 | 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柳叶 | 第一作者 | 东方教育 | 2016.06 | 其他 |
24 |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管理原则探讨 | 柳叶 | 第一作者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2015.08 | 其他 |
25 |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师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柳叶 | 第一作者 | 教育现代化 | 2015.07 | 其他 |
26 |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延展 | 逄红梅 | 第一作者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年01期 | 本科学报 |
27 | 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 逄红梅 | 第一作者 | 高教学刊 | 2024年05期 | 其他 |
28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逄红梅 | 通讯作者 |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3年23期 | 其他 |
29 | “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和提升路径——基于高校教师视角 | 逄红梅 | 第一作者 | 现代教育科学 | 2023年04期 | 其他 |
30 | 新时代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点与突破路径 | 逄红梅 | 第一作者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2022年03期 | CSSCI |
31 |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成长轨迹及启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 | 逄红梅 | 第一作者 | 电化教育研究 | 2018年10期 | CSSCI |
32 | 基于课程体系的研究生在线课程引入问题探析 | 逄红梅 | 第一作者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2017年05期 | CSSCI |
33 | 学风建设视域下高校服务数字沈阳建设的对策研究 | 姜丹 | 第一作者 | 华东科技 | 2023(12) | 其他 |
34 | 控制工程领域专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探索—以智能控制课程为例 | 姜丹 | 第一作者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18(4) | 本科学报 |
35 |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智能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 姜丹 | 第一作者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22(3) | 本科学报 |
36 | 大学生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现状调研 | 姜丹 | 第一作者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9(45) | 其他 |
37 | 地方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及学风建设情况现状调研 | 姜丹 | 第一作者 | 科教导刊 | 2019(21) | 其他 |
38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 姜丹 | 独立作者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15(02) | 本科学报 |
39 | 大学生践行“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研究 | 姜丹 | 第一作者 | 大众文艺 | 2018(14) | 其他 |
40 |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 姜丹 | 第一作者 | 长江丛刊 | 2018(09) | 其他 |
41 | 新形势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研究 | 姜丹 | 第一作者 | 文教资料 | 2017(23) | 其他 |
42 | 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 | 姜丹 | 第一作者 | 内蒙古教育 | 2017(7) | 其他 |
43 | “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研究 | 姜丹 | 第一作者 | 山西青年 | 2016(06) | 其他 |
44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高校教育现状调查 | 姜丹 | 第一作者 | 科教文汇 | 2016,(04) | 其他 |
45 | 高校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 姜丹 | 第一作者 | 智库时代 | 2021(10) | 其他 |
46 | 高校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 | 姜丹 | 第一作者 | 国际援助 | 2021(11) | 其他 |
47 |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姜丹 | 其他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21(4) | 本科学报 |
48 |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 姜丹 | 其他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5(10) | 本科学报 |
49 |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 彭蓬 | 第一作者 | 吉林教育 | 2021年,第9期 | 其他 |
50 |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需要及对策分析 | 李俊玲 | 第一作者 | 管理观察 | 2017(6) | 其他 |
51 | 青年学生对辽宁红色文化认同状况的调查报告 | 李俊玲 | 第一作者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 2019(2) | 本科学报 |
52 | 高校“以文化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法研究 | 李俊玲 | 独立作者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2018(10) | 其他 |
53 |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思考 | 李俊玲 | 独立作者 | 经济与法 | 2014(5) | 其他 |
54 | Study on the Adaptability of Double Roles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Period | 李俊玲 | 独立作者 | Psychology, 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 | 2014(1) | 会议论文 |
55 |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 李俊玲 | 第一作者 |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2015(11) | 其他 |
56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胡雨霞 | 第一作者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 2017.2 | 本科学报 |
57 |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培育研究 | 胡雨霞 | 第一作者 | 管理观察 | 2019.2 | 其他 |
58 | 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康洁 | 第一作者 | 大众文艺 | 2024年02期 | 其他 |
59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 卢霄 | 独立作者 | 中国教育报 | 202311 | 国家级收录 |
60 | “90后”高校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实践管理探析 | 潘磊 | 第一作者 | 科教文汇 | 2014年06期 | 其他 |
61 | 浅谈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研究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 | 潘磊 | 独立作者 | 科教文汇 | 2019年04期 | 其他 |
62 | 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 | 张蕾 | 第一作者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2年第1期 | 本科学报 |
6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创新意蕴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 张蕾 | 独立作者 | 渤海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年第3期 | 本科学报 |
64 | 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杜宝玲 | 第一作者 | 中国市场 | 2016.12 | 其他 |
65 | 试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史料选择问题 | 何宇 | 通讯作者 | 长江丛刊 | 2020 | 其他 |
66 | 略论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 何宇 | 通讯作者 | 长江丛刊 | 2020 | 其他 |
67 | 新时期加强青年美育教育的路径研究 | 何宇 | 通讯作者 | 现代商贸工业 | 2023 | 其他 |
68 |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背景下新媒体的应用探究 | 何宇 | 通讯作者 | 中国新通信 | 2024 | 其他 |
69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使命 | 王建辉 | 第一作者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7年10卷5期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