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全省教育大会和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贯彻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思政课建设要求,聚焦辽宁产业特色和学校行业特色,传承工匠精神,激励学生坚定“兴工报国”的理想信念,11月30日上午,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刘瑟、张宁宁、姜怀智,辅导员邵一飞、孙琳煊,材料学院和信息学院110名学生参加此次实践活动。

中国工业博物馆是一座集工业历史展示、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丰富的工业展品和历史文化底蕴,能够展现中国工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作为学校的共建单位,中国工业博物馆一直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教学基地之一。从蒸汽机车到现代化生产线,从机床设备到精密仪器,学生们仿佛穿越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感受到了从工业革命到信息化时代的巨大变迁。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工业发展的艰辛与辉煌。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被分成四个小组,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筑梦未来”为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规划,畅谈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壮丽历程,更使学生在走进中国工业记忆的过程中,了解工业故事,关注工业文化,共鸣工业情怀。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充分开发和利用具有区域特色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振“大思政课”育人功能。打造名品、名师、名生、名作“四名”工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建好建强省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工业人才,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工大力量。